在贵州华工精密工具智造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精密工具”),有一位备受赞誉的技术骨干——王兴归。
他是标准刀具车间数控总调试和车间技术施工员,自2000年投身工作岗位以来,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与敬业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,先后荣获“劳动模范”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“先进个人”“工人先锋”及“创新先锋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扎根一线,锤炼过硬本领
25年来,王兴归始终扎根生产一线,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,熟练掌握了标准刀具车间内数控铣床、数控车床、数控工具磨床、数控外圆磨床、数控无心磨床等各类机床的操作技能,对加工流程、加工工艺以及技术质检环节更是了如指掌。
2023年,精密工具标准刀具车间引入大批数控设备,王兴归肩负重任,出差负责新设备的预验收工作。在出差期间,他始终坚守岗位,认真监督验收进度,仔细检查各项工作细节,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。同时,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,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深入沟通,明确产品加工工艺要求和设备功能需求,确保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能精准匹配公司生产实际,为企业高效生产奠定坚实基础。
积极进取,提升专业素养
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,王兴归深刻认识到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知识的推动与支撑。他先后通过自学考试,取得了大专和本科学历,通过不断提升的理论知识,为王兴归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在新数控铲磨床上,王兴归成功调试出超出加工范围6-35*32*60*145的产品;在数控无心磨(切入磨)加工三刃铣刀精柄时,他巧妙攻克普通切入磨磨圆度超差的问题;面对普通工具磨加工柱齿无法达到技术要求的困境,为保证订单按时交付,他突破常规,超加工范围完成4-40*32*65和2- 40*65*32产品的加工,且加工精度远超普通工具磨的标准,并针对后续生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艺调整建议。
传帮带教,传承工匠精神
作为精密工具的技术骨干,王兴归深知人才培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。他积极投身“师带徒”“传帮带”工作,主动关心新员工的成长。
在工作中,他总是耐心引导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、了解工作内容,“手把手”地传授设备操作技巧和产品技术工艺知识,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、方法和创新思路。近两年来,王兴归悉心指导8名徒弟进行调机工作,如今已有5人能够独立操作设备,成为车间的新生力量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,让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在企业中薪火相传。
王兴归以扎根一线的坚守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格,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学习的榜样。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拼搏、不断创新,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供稿:精密工具
编辑:办公室